「森直口快」月訂計劃

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

通識教材

(明報‧三言堂‧吳志森‧2011-02-08)

賭王爭產風波,連日充斥頭條,不但成了港聞要聞,更是娛樂重點。也許有人質疑,只是些八卦花邊,媒體花這麼多人力物力,無非為了賣紙,這是公眾興趣,並非公眾利益。新聞低俗化,又一明證。

這個說法或許是對的,可能大部份觀眾讀者,只把爭產風波當成娛樂新聞,蘊含太多戲劇元素,這種視覺當然無可厚非。但爭產風波娛樂成份只是其中一環,當中涉及倫理道德政治經濟,甚至中港澳關係,樣樣都有討論價值,通識科老師萬萬不能錯過。

有倫理角度。港澳實行一夫一妻制,賭王為何可以娶四個老婆?老師準備好大清律例和香港婚姻法向同學解釋,引導同學討論有關一夫多妻的倫理道德。

有財經角度。公眾上市公司如何受私人母公司控制?母公司發行新股溝稀舊股,如何把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徹底轉移?

有法律角度。甚麼行為構成詐騙?打劫只是普通的形容詞還是法律用語?家庭爭產糾紛,在甚麼情況下會構成刑事罪行?

有醫學角度。精神科老人科醫生紛紛成為評論員,用顯微鏡隔山檢驗出街的影像,斷定主角的精神健康有否異常。對著鏡頭,上午神情呆滯靠大字報讀稿,下午有問必答談笑風生,是演技出眾?是藥物影響?還是患病的正常生理反應?

有公司管治角度。一天三變的分產決定,告上法庭又馬上撤銷,是健康出了問題,無能力管治上市公司,損害股東利益?還是謀略了得,令公司控制權失而復得,保住股東利益?

有社福角度。社協的何喜華,有一般人看不到的見解:侵吞老人財產,形同虐老!他用一貫悲天憫人的語氣向記者說: 「有錢一定無問題嗎?從電視看到的何鴻燊,似乎精神、體力上,已經不能夠處理自己的財產,任由人去擺佈……受壓力下講出一段不是自己意願的說話……香港社會已經病了,將長者被侵吞財產當連續劇,政府甚至連這是虐老的意識都無,只當是家庭糾紛!」

賭王爭產風波,通識科同學們可分門別類,分成小組,用不同角度做project,輪流在班上做報告。爭產風波相信會持續發展,資料要經常更新,這個題目,起碼要教一個學期,不愁沉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